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边缘计算以其低延迟、高效率的特性,正逐渐成为各类智能应用的重要支撑。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款专为边缘计算场景打造的高性能开发板——RISC-V + 自研DPU边缘算力开发板,它不仅集成了创新的RISC-V多核CPU与专用AI加速器(DPU),更在音频处理、视觉识别、直播推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
异构计算,性能与能耗的完美平衡
这款开发板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异构计算能力。RISC-V多核CPU与专用DPU的协同工作,使得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高效加速。以运行YOLOv7-tiny模型为例,相比纯CPU方案,其推理速度提升了60%以上。而6 TOPS的INT8算力与典型8瓦的超低功耗,更是让性能与能耗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场景化深度优化,满足多元化需求
针对不同场景,这款开发板推出了三款型号:Audio-M/X、Vision-F/G、Live-Edge。Audio-M/X专为音频场景设计,板载2路24-bit ADC + 1W DAC,配合1D FFT硬件单元,实现≤2ms音频流处理延迟,自带AEC/ANS算法库,实时语音增强SNR提升20dB。Vision-F/G则专注于视觉场景,双路MIPI-CSI-2接口结合特征提取加速引擎,一帧1080p画面处理仅需18ms,支持多人并行检测,满足门禁闸机、智能楼宇考勤等需求。而Live-Edge则为直播而生,支持1080p60视频硬件编解码,通过RTMP/SRT/WebRTC三协议聚合,实现80ms端到端处理延迟,为直播电商、实时特效直播提供强大支持
工业级品质,稳定运行无忧
在品质方面,这款开发板同样表现出色。铝镁合金散热结构搭配-20℃到70℃的宽温工作范围,支持DIN导轨安装,无论是严苛的工业环境,还是复杂的户外场景,都能稳定运行。这为开发者在各类应用场景下的部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丰富开发生态,助力项目快速落地
为了让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实现从模型训练到边缘部署的全流程开发,这款开发板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链支持,包括PyTorch、TensorFlow模型转换工具,以及ONNX和TFLite量化编译器。同时,还配备了丰富的SDK、参考模型与示例工程。专业团队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服务,包括硬件定制、算法适配等商业服务,助力项目顺利落地。
RISC-V + 自研DPU边缘算力开发板以其强大的异构计算能力、场景化深度优化、工业级品质以及丰富的开发生态,为边缘计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你是音频处理、视觉识别还是直播推流的开发者,都能在这款开发板上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携手探索边缘计算的无限可能,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以上内容来源于武汉虹安:https://www.honganinfo.com/computing-power/v-edge/